要尽快做好出海准备,那些该处置的产业,要赶紧出手,该联系的
,也要尽快联系好,庆王那边被圈多年,拖累少,我们可不能让他们争了先。”
康郡王不知道的是,当他的这些心腹手下离开后,当天晚上,荣郡王府上就接到通过隐秘渠道递进去的秘信。
看到信中提到瑞王已经出海,疑似通过近
返回大安的船队,带回对方已在海外占下一个岛国的消息。
而庆王与康郡王都已确认这个消息为真,这两方都在极力向皇上争取可以出海的机会。
想想去年发生的那些事,再加上年后确认定海水师大营空了大半,瑞王一行
在大安境内彻底失去踪迹的事,再结合这个消息,荣郡王也基本可以确认,这些消息应当都是真的。
荣郡王
不自禁地呼吸变粗,他以为自己已经彻底放弃的那些念
,都在此刻难以遏制地涌上心
。
瑞王已近花甲之年,又曾经历过被发配边关的打击,还能带着
去海外打下一片江山,从此天高海阔、龙啸九天,他,凭什么不可以?
庆王更是已过花甲之年,尚能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若他下次再接到的秘信,是告诉他康郡王那个志大才疏,他向来看不上的家伙,也已在海外打下一片江山,他该
何以堪?
荣郡王紧握着双手捶在桌子上,理智告诉他,他在大安不仅能享郡王之尊,还身居高位,生活富裕安逸,实在没必要为了那未知的海外动摇。
可是心中的那点始终不曾磨灭的火苗,却在他看到那封秘信后,逐渐变成让他无法忽视的火焰,并且愈燃愈炽,让他赫然站起身,决定召
过来共议此事。
第一百三十五章
看到出现在自己面前的荣郡王时, 正宁帝只想感慨
不可貌相,这荣郡王看着一副忠厚本分的模样,竟然也是位胸怀乾坤,背地里心机算计样样不缺的野心之辈。
不得不承认, 还是太子看
更准, 幸亏他从没在这些方面提出质疑, 要不然,他可能会因这些
丢尽脸面。
比起在太子面前哭诉自己年迈,儿孙处境艰难, 从而获得同
的庆王,以及在他面前喊着‘不成全就跪死’的康郡王, 荣郡王显然要坦然得多。
直言他已听说瑞王已在海外岛国打下一片江山的消息, 他愿效仿瑞王的创举,希望能够得到成全。
相较而言,正宁帝还是更欣赏这种下定决心后,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打算的坦诚, 所以他也很坦白。
“朕已不想再去追问你们一个个的, 都是从哪得到的这些消息,朕只想告诉你们, 去海外从
开始,并没有那么简单,大安能为你们提供的帮助有限,而且还是不便公开的那种, 与其冒险出海,朕更希望你们能留在大安享这已有的荣华富贵。”
听到这番明显透着诚意的话, 荣郡王有些意外, 与心腹手下商量过后, 有大半把握认定这件事很有可能是皇上有意为之。
目的就是借他们肃清更多的朝堂势力,只是皇上给出的诱惑实在太大,让他们很难不心动,这就相当于是阳谋。
可是荣郡王此刻却能听得出来,皇上对他们都选择出海冒险的事,是真心不怎么赞同,认为他们留在大安更好。
“陛下,实不相瞒,臣侄一心想要实现父王当年的未尽之愿,只是臣侄在这
才济济的大安,只能算是才疏学浅,难当大任,继续留在大安,臣侄此生都将无法如愿,如今只想出海一试,纵然要冒着九死一生的风险,臣侄也会无怨无悔。”
正宁帝
的叹了
气,心累而又无奈的说道。
“好一个无怨无悔,朕前天刚在康郡王的
中听到相同的话,既然你们的态度都这么坚定,朕也不好非要拦着。”
“你先回去好好想想,也顺便冷静一下,不要因为受到别
的影响而热血上涌,实在不改了,就写份陈
奏疏上来吧,朕可不想为了成全你们,背上将兄弟侄儿都发配到海外的骂名。”
听得出皇上确实是真心实意的想要劝他放弃,让荣郡王的心
有些复杂,这与他来时的想法实在不太一样。
不过他随后便将这些疑惑都抛之脑后,对他而言,皇上愿意答应成全,才是最主要的,所以他诚心诚意的给皇上谢恩过后,才退了出去。
毕竟荣郡王不知道的是,正宁帝是真心理解不了他们为何都惦记着要出海的
,真正如他与手下所揣测的那样,想要借他们出海之机,整顿肃清朝堂的
,从来都不是正宁帝,而是另有其
。
正宁帝在接见他前,得到的提示是只需给出发自本心的反应,不必刻意做什么,才会让他感受到正宁帝很难理解他的选择,并不支持,且真心希望他能留下的
绪。
打发走荣郡王后,正宁帝又派
通知庆王这件事,并告诉对方,若确定想要出海,会将他们先送到定海水师大营。
会在那里对他们进行一些培训,让他们去海外不至于两眼一抹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