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了一小会儿,让小姑娘好好开心一阵子后,何殊才将激动得鼻
渗出小汗珠的小姑娘放下来,抱在怀里。
“走吧,出来的时间不短了,该回屋里休息了。”
小姑娘乖巧地揽住何殊的脖子,用自己小脸贴着何殊的脸,一大一小两张五官相似的脸,让
看着十分赏心悦目。
皇后看着这一幕,心中特别欣慰。
“刚刚我一说要回去,她就皱着小眉
不开心,现在倒是很听她舅舅的话,还是他们舅甥两个最投缘。”
三公主笑着挽住皇后的胳膊道,“这孩子机灵着呢,知道您总是宠着她、纵着她,才会这般得寸进尺,您与父皇以后可严格管教她,不能凡事都由着她的
子来。”
说起这个,三公主就忍不住有些忧心,实在是正宁帝与皇后都太宠着她
儿了。
皇后知道她在担心什么,拍拍她的手道。
“你就放心吧,有你皇弟在一旁看着,这孩子肯定宠不坏,说来也是怪,明明太子平时常对这些小的不假辞色,管得严,偏偏这些小家伙还都最喜欢他,愿意服他管教。”
想到连她们这些当姐姐的都很服对方的管教,三公主认为这很正常。
“可能是因皇弟身上有种不怒自威的气势吧,这些孩子都心思单纯敏感,知道舅舅是为他们好,才会既服他、又喜欢他。”
第二百零六章
虽然新年
三天做的‘梦’, 给她添了点小困扰,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何殊在开印后,迅速投
工作中的状态。
就像三公主所担忧的那样,随着大安疆域的扩张, 朝廷也变得越发繁忙, 何殊身上的担子也更重。
因为
知自己所做的每一个决定都关系重大, 何殊反倒不再像从前,做自己认为对的事
时,很有些一意孤行。
哪怕后来的大多数结果证明, 她的决定确实是对的,就算不完全对, 至少也是利大于弊, 她也没有因此而迷失在这种大权在握的感觉中。
如今的她,在做一些重大决策时,反倒会更加慎重一些,不仅会召来在相关方面经验丰富的大臣共同协商, 征询并参考他们的建议, 还会与他们共同做决定。
当然,这也与朝廷上的文武大臣被一再整顿过后, 现已得到极大改变的政治环境与作风有关。
即便朝臣之间仍然会因政见不一而出现争执,也都是从大局考虑,有理有据,出结果的效率高。
不再像从前那般, 总有一些
只从自家所处的利益角度出发,遇事喜欢相互推诿、敷衍与拖后腿。
这样一来, 何殊虽然变得更为忙碌, 每天的时间都被安排得特别满, 但她个
所承受的压力却小了许多。
正宁十八年春末,何殊收到理山国年迈的国王身体每况愈下,几个儿子为争夺继承权,闹得不可开
,理山境内局势已越来越混
的最新
报。
比起先帝晚年时期的大安朝堂,形势更加混
不堪,何殊敏锐的意识到,她一直等待的时机已到近前。
何殊在稍做犹豫后,还是选择将私‘债’抛到一边,急速召回沈卓。
通过沈卓去新三省任职三年多,所取得的那些独秀一帜的光鲜政绩,何殊完全可以肯定,自己所‘梦’到的一切,沈卓也都曾‘梦’到过。
所以他一个宦场新
,才能直接跳过适应与摸索阶段,表现得比那些经验丰富的老手更加优秀突出,也更受治下百姓的拥护与
戴。
为了能够确保此次的收复之战必胜,也为了能够尽量减少战争损失,何殊决定抛开一切顾虑,带上沈卓,让他好好利用‘梦’中的经验。
除了沈卓,何殊还召来崔景怀,直接将与理山国的最新局势有关的消息递给对方。
快速看完上面的内容,崔景怀迅速意识到太子召他前来的目的,双目绽放着
光,难掩激动的看着何殊。
“殿下,我们终于要出兵收复理山了?”
何殊没有直接给他明确的回复,而是指着身旁的舆图道。
“孤近几年,不仅已经让
在这宿山府一带做了些准备,定南军上下也没闲着,进行过各种山地作战训练,目前需要你做的,也是一些战前准备工作。”
自从知道他的父亲就是战死在理山王氏自立的平叛之战中,崔景怀就一直惦记着收复理山的事。
他知道太子是位言出必行之
,所以即便这几年一直没有动静,他也确定终将会有这么一天的到来。
如今机会终于来临,他强自按捺住心中的激动,恭敬地问道。
“殿下英明,属下对此期待已久,您尽管安排!”
听完何殊的安排,崔景怀满脸惊色地抬
道。
“殿下这是打算亲征?”
既然决定将相应的工作
给对方负责,何殊就没有瞒对方的打算,
凝重地回道。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