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流程跟前一天没什么差别,该挨的打一顿不少,该吵的架也不会忽然不吵了。
明明这么痛苦,为什么不结束呢?
郁久霏不明白,明明一个
……就可以结束这种痛苦了,
儿没有选择,为什么母亲不逃跑?
为了真相,郁久霏几乎是用跳过的方式度过了她的幼儿园、小学,拧旋钮的手都快抽筋了。
到了临上初中的时候,郁久霏已经多了个弟弟出来,她也大约明白,这个家庭到底什么
况。
其实这就是个很普通的、大多数重男轻
家庭的
况,父亲大男子主义且有
力倾向,还嗜酒,母亲没有文化,贪图父亲的房子结婚,以为生了儿子能母凭子贵,结果是个
儿,后面染上了赌瘾。
父亲是个公司的普通小管理,有点小钱,买了
旧老小区的房子几乎花光了存款,所以对
儿非常不客气,觉得
儿花了他太多的钱,所以为了不亏本,他想把
儿养到大,好卖给别
收彩礼。
至于母亲,她跟许多没文化的
一样,所有的认知都来自于自己的母亲,所以她觉得,
长大了就要结婚,只要找个有钱有房的男
,这辈子就吃喝不愁了。
结婚需要做的事
,对她来说都不是事
,比如做饭做家务照顾丈夫,以及被丈夫打。
但这种极端的环境,让她压力非常大,她不知道,其实
的心理跟
都烂掉了,怀孕的时候依旧需要
活以及被打,就是这个时候,她被邻居的一些
带着开始打牌。
打牌的时候几乎就是她唯一能放松的时候,尤其赢了钱,可以不用上
给丈夫,那属于自己的私房钱,更开心了。
大脑渴望这种快乐,于是她无可避免地染上了赌瘾,即使就是跟邻居打打牌,有输有赢,依旧让她手
没什么钱,为了有钱去赌,以及吃饭,她就必须忍下去,哪怕要钱的时候、因为打牌错过了做饭做家务的时候会被丈夫打,她依旧离不开。
生太痛苦了,丈夫不在家的时候,能有这样缓解痛苦的东西,她不想走出来,就像
陷泥沼里的
,何尝不知道要想办法出来,但往往越挣扎,死得越快,久而久之,就成了泥沼里的一堆烂骨
。
在郁久霏快进时间到了十岁那年,母亲终于又怀孕了,这次是个儿子,父亲非常高兴,亲自下厨给母亲炖了一次汤,母亲感动得无以复加。
有了弟弟之后,这个家就不怎么注意郁久霏了,除了让她教弟弟、照顾弟弟、做饭做家务的时候,其他时间,都不会看见她。
挨打似乎少了,但郁久霏在这个家活得像个透明
。
到这里,郁久霏还是不知道所谓的真相是什么,她只能继续往前快进,因为这个家,完全没有变过,每天好像都一样,她看不出来所谓的真相以及值得怀疑的点在哪里。
初中毕业,父母打算不让郁久霏读了,给她找一门亲事,郁久霏长得很漂亮,不愁收彩礼。
郁卫国跟董芬的意思是选个彩礼出得高的,拿到一大笔钱后可以给儿子上补课班,男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别
家孩子有的,他们儿子也得有。
面临这样的恶毒的计划,郁久霏很想逃跑,可是她不知道接下来自己应该怎么做才对,她迟疑了一会儿,还是选择继续快进时间,至少时间过去了的话,只剩下记忆里的痛苦了吧?
时间过去后,郁久霏发现,她好像没被卖掉,因为学校出了一大笔奖学金,希望那两夫妻继续让她念书。
学校那边觉得郁久霏是个考状元的苗子,钱一加再加,还说,如果等郁久霏考上了最好的大学,不仅他们学校会发奖金,还有大学那边、政府都会发的。
董芬不乐意,她根本不觉得郁久霏能考状元,都是学校骗她的,要说能考状元,应该是她儿子啊!只有她儿子才能考上状元!
她郁久霏一个
孩儿,现在聪明而已,上了高中肯定就笨了,根本不会考得好,不像男生,上了高中才会开始发力,会比
孩儿考得好很多,她更希望学校能把钱留给她儿子。
然而学校用“你们要是一家双状元,奖金都是双倍的,可以去大城市买一套房”的理由,让夫妻俩没话说了,答应让郁久霏去读书,但不会给郁久霏出一分钱,而且她得去住校。
学校为了状元苗子,咬咬牙答应了,觉得大不了学校多照顾一点,以郁久霏的勤奋程度,将来要是真成状元,他们学校名气打出去,还愁没钱吗?
自从有了弟弟之后,父母不再强制让郁久霏装蠢,但她自己在家继续装,到了学校就考好些,控制分数,是很好,又不会被叫家长的程度,中考的时候尽了全力去考,是那一届中考成绩最好的学生,所以才有学校来谈。
最后学校给了那对夫妻五万块,买到了郁久霏这个状元苗子。
出了钱,郁久霏在学校过得相当辛苦,成绩必须是最好的,老师们也不敢松懈,有时候老师们都觉得学校给的压力太大,可郁久霏自己要求加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