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袋,结果被狠狠地教训了一顿。
安澜追在它身后,用慢慢成长起来的喙部狠狠啄它脑壳,把它啄得找不着北,只能迈着脚步笨拙地朝毡房门外逃窜,看上去颇为滑稽。
卡班拜和阿布史同时进屋时,竞争者毛飞了一地,背上
上染了好些
红色。
后来阿布史就学乖了。
至少安澜再没找到机会进行复仇攻击。
毛茸茸的白团子在六周大时长出了一些黑色短羽,主要集中在翅膀和背部,看着像是被摁碎的了
油放多了的奥利奥饼
。
黑羽开始生长后就跟雨后春笋似的冒得很快,七周大时,安澜从背部到翅膀已经完全被黑色覆盖,尾羽也慢慢穿出,只剩脑袋、脖子和腿还是黑白相间的模样。
卡班拜很高兴。
他大概觉得把一只半死不活的幼鸟喂养成这副模样是件很值得庆祝的事,但又跟那些来找爷爷和爸爸的客
合不来,所以只能私底下偷偷庆祝。
就算如此,安澜也逃不过被评
论足。
驯鹰是这个部族的传统,也是
们最重要的社
话题,每当有其他驯鹰
来串门时,卡班拜爷爷都会把他们引到两只幼鸟面前。
安澜听不懂他们在说的话。
不过有些信息并不一定需要
通哈萨克语才能意会。
如果来
一边点
一边重复爷爷说过的词汇,大概率是和他有着相同驯鹰理念的类型,这种
况下他就会心
不错;如果来
说的话比爷爷说的还多,大概率就是有不同意见,这种客
离开后他就会心
很差。
作为大家长,他心
差,小孩们就不好过。
安澜第一次被带出去训练时就赶上了这么个时候,那天老古板倒没朝金雕发火,只是全程
着脸站在一边,好像谁欠他的钱。
训练项目是架鹰。
对鹰把式来说,无论出于培养感
的目的还是出于熟悉指令更好出击的目的,驯鹰时最基础的一环就是让鹰能安稳地站在手臂上。
但猛禽不是鹦鹉,不会因为从小被近似“手养“就做出习惯
的亲
举动,自己往
身上站。
卡班拜在爷爷的瞪视下把全套装备穿好,特地检查了好几次手套的松紧,这才从桶里掏出诱食。
安澜已经吃了好一阵子血食了。
大自然的味觉调节再次生效,现在她看见这半只血淋淋的野兔,压根想不起来兔兔有多可
,满脑子都是“好吃”。
她在指令发出后的第一秒就踩到皮套上,然后低
把兔
从皮毛里撕扯出来。
这是场很成功的一次训练。
原来就打算在练会扑猎后找个放鹰的机会远走高飞,安澜不可能闲着没事去和驯鹰
对着
,除了给自己增加训练量和潜在的惩罚之外没有任何好处。
在卡班拜架着她往毡房走时,安澜看到爷爷不由分说地往他后脑勺拍了一下,然后板着脸,把压在舌
底下的纳斯拜往地上一吐。
烟灰和
木灰做成的
末把他的牙齿染成暗色,配上那张死
脸,要多恐怖有多恐怖,难怪这户
家连爸爸都是个锯嘴葫芦。
安澜打定主意要离他远点。
但她没想到的是,这种
着脸的训斥很快也被倾泻在了自己身上,而且还是因为一个谁都没想到的状况——
飞行困境。
从九周大到十一周大,安澜一直在做追逐牵线兔
的训练,羽毛逐渐丰满后,她能很顺利地从半
高的架台上滑翔到
地上。
十二周大时,卡班拜在训练科目上加
了三四十米距离的扑食,显然是准备强化飞行技巧,可就是这一项训练让安澜栽了个大跟
。
不是翅膀不够强壮,也不是尾羽不够发达,而是她很难找到那种飞行的感觉。
每每张开双翼拍打几下之后,她就会莫名其妙地从两米高处歪七扭八地摔下来。
这事第一次发生时安澜直接被摔懵了,第二次、第二次……第几十次发生时,她开始怀疑这两只翅膀是不是有什么
类灵魂难以理解的扇法。
不应该啊。
虽然变成狮子时刚开始一直在摔跟
,可变成虎鲸时可是很顺畅地就学会了游泳的。
难道飞禽是穿越中的高难度?
安澜陷
沉思。
老
子还在边上咆哮,好像是要让卡班拜往训练科目里加点别的什么东西,她这会儿却没有心思用刚学会的一点词汇去猜,满脑子都是“我是谁”“我在哪”“我该
什么”的经典
生三问。
偏生小男孩反应还很快。
他白着张脸跑过来,把架台又架高了半米,然后跑回去拿着线
不断抖动。随着绳索被拉拽,兔
在地上弹跳,让安澜不由自主地朝那里集中注意力。
她张开翅膀,决心继续努力。
风从羽毛尖端划过,吹得羽根轻轻发痒,脚爪用力前蹬,她像离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