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都没打探到。”
辛知很不好意思。
黎荞托他打探田地的事儿,可一般
况下,很少有
家会卖掉自家的田地,所以,这都好些天过去了,他一点儿消息都没打探到。
“无妨,这个不急的。”黎荞笑眯眯的道:“最近在忙着铺子的事儿,一时间也分不出
力去种地。”
“行。”辛知听了这话,暂时放了心。
黎荞说忙着铺子的事,这真没说错。
现在铺子里主要是黎二山黎夏带着黎顺黎利黎和黎乐在做事,黎和、黎乐年纪小,力气小,很多活计做不了,所以每天做的点心有限。
如今又加上了一个猪
脯,这几个
更忙不过来了。
黎荞打算在城北这块再买个宅子,另外找牙婆再买几个
,他家的点心铺子,每
的确赚不了多少钱,一
也就是个二三十两银子的利润。
但是,目前只是
少,每
做的点心有限,若是能和三柳村那般,把每
的产量提上去,那利润是能翻倍的。
而且,鸭货的利润更大。
黎荞想把鸭货作坊开起来。
之前乡试时,他带着陶竹去见赵有志赵大
,当时陶竹觉得他一个小哥儿,不该出现在赵大
跟前。
那会儿他就想了,他要给自己套上一个锦鲤、好运的标签,只要他赚的钱够多,只要他官儿做的够大,那只有旁
求着他和陶竹去散喜气和好运的份。
不过,考虑到此时是封建王朝,所以这事儿不好安排,他就一直只在脑子里琢磨,没有付诸行动。
再加上刚做官儿,还未在京城站稳脚跟,他就没急着去做什么,只是先让自家
适应盛京的
子。
现在,升官有望。
而且,与辛知
好的
家已经觉得他是财了。
既如此,那他就把点心铺子开的大些,然后把鸭货作坊也搞起来,他得让世
看看他挣钱的能力。
也让盛鸿瞧一瞧。
到目前为止,盛鸿还没有给英国公府甜
呢,都这么久了还未给,盛鸿应该是不打算给了。
既然不打算给,那就是彻底站在他这边了。
既如此,他得让盛鸿看看他的能力哇。
黎荞也是个雷厉风行的
,说买宅子,他和陶竹看了三天,然后就买下了一个三进的院子。
还买下了一个临街的铺子,比点心铺子要大,快赶得上韩家烩菜馆了,有上下两层,后面还带院子。
有了院子铺子,那就得买
。
此次让他韩宁多寻几个
牙子,毕竟每个
牙子手里的
手不一样。
花了几天,他和陶竹又买下了十六个
。
两个当护院,两个去点心铺子
活,十二个准备做鸭货。
刚买来的
手,黎荞和陶竹都不怎么放心,所以,鸭货作坊那边得由黎大山去盯着,由黎大山负责最关键的调味。
陶竹肯定也要去盯着,盛京城里有好几个菜市场,以他家目前的
手来说,每
只能做几十只鸭子,所以暂时不用担忧货源不够。
但涉及到采买,他肯定要先盯一阵子的。
这么一来,白
里,陶竹比黎荞还要忙。
黎荞编书已经有思路了,先来一本水利方面的,然后来一本各种自然灾害的,再来一本农业方面的庄稼种植基本常识,最后再来一本律法、判案这块的。
虽然目前盛鸿的策论题目没有涉及到判案这块,但黎荞还是想出一本这方面的书籍。
什么最能激起民愤?
在黎荞看来,最直接最有效的就是冤假错案。
因此,天下士子,这些官员预备役,肯定要懂大盛律法。而且,不仅要懂法,还要守法,官员犯法的后果他必须重重强调。
水利。
防灾治灾。
这两本工具书可以让这些官员预备役带百姓扛过天灾。哪怕扛不过,只要百姓的状况比从前遇见灾祸时要好,那八成激不起民愤。
农业。
这本工具书可以让大盛的官员预备役知道种田不易,不要去霍霍农
。
律法。
这本工具书可以让这些读书
知道律法是刀,若他们将来做官后拿这把刀去杀无辜百姓,那总有一
这把刀也会落在他们自己身上。
地方知县若是掌握这四个方面的知识,那差不多就能当一个好官了。
黎荞把这四个思路列出来之后,便在翰林院选
了,除了辛知,他又挑了三位编修。
能直接当上编修的,一般都是榜眼和探花。若是从庶吉士或者是翰林院其他职位升上来的,那定然也是学富五车。
而且,编修比他低一级,是正七品官员,官大一级,他使唤起来完全无负担。
一共四本书,黎荞把每本的总纲和侧重点列下来,然后就让四位助手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