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什么。
顶多就是工分挣不了了呗,倒是有钱了,咱们自己可以去生产队买粮食去。”
王大爷和王大娘虽然年纪大了,可却一点儿都不服老的。
想着自己大孙子,他们两个老的也得力所能及的出点力。
不然光靠着儿子媳
儿,想多挣点太难了。
刘春花应了一声,“那行,爹,娘,要是撑不住,你们再和我说就是。”
打定了主意以后,刘春花比以前去县城做生意去的更频繁了一些。
自己家的
蛋,鸭蛋还有
鸭都是有限的,但是可以去生产队,或者附近的生产队收。
她出的价格不低,和大家自己送去县城卖的价格差不多。
有的想卖自己又不想去县城的,就出手卖给刘春花。
刘春花在中间挣个辛苦费。
收的货多了,卖的多了,挣得自然就多。
说起来,得亏家里有自行车,拉货去县城很方便。
王大柱是公社的技术员,有时候顺道去县城办事也能帮着刘春花拉点儿货过去。
这样又忙活了一个月,刘春花一盘算,差点儿没高兴死。
刨除成本,这个月因为
的勤快,直接挣了一百五十块钱。
是辛苦了点,刘春花之类都累瘦了好几斤。
不过看到挣到的这么多钱,心里却是高兴的。
一个月挣这么多,就是再辛苦都值得啊。
要知道,刘大柱一个月的工资也才二十块钱,她这一个月挣得,都够刘大柱大半个月的工资了。
第9章 闷声发大财
这要不是自己亲自做,刘春花还真不敢相信自己能挣这么多钱。
这么想想,做生意可是要比种田挣钱的多。
守着那一亩三分地,哪能挣到多少?
王家其他
和刘春花一样,感慨着不可思议,搁在以前,那是想都不敢想能挣这么多的。
目前还只是刘春花这一门生意挣的钱,等回
家里的
鸭都下蛋了,拿出去卖,挣的钱只会更多。
王家
觉得未来的
子越来越有盼
。
虽然挣钱了,王家
却没有往外说。
闷声发大财就可以了,他们家可不是那种要面子的
。
看到刘春花每天忙活着收购
鸭还有
蛋鸭蛋倒卖的,徐芳忍不住冲刘春花问道,“刘春花,你这每天忙活,生意这么好,应该能挣不少钱吧?”
徐芳寻思着,如果刘春花挣得多,自己也去
。
要是挣得少就算了。
刘春花和徐芳的关系一般,又不是什么亲戚朋友,哪能和她透这个底。
只是随便的应付了一句,“挣不到多少。”
徐芳刨根问底道,“挣不到多少是多少呢?你得说个数吧?”
刘春花知道自己不说,徐芳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的,于是随便扯了一句,“一个月辛辛苦苦下来,能挣个十块钱左右。”
徐芳一听,顿时觉得不划算了,“才十块钱,你没骗
吧?
既然只挣这么点,你还辛苦忙活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