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越听心里越沉。
她管孙梅芝的婆婆叫婶子,老太太养活了六个儿子,
多力量大,每逢浇地争水,他们家都排第一户。等二儿子当上村支书,老太太说话更硬气了,在石桥村就差横着走了。
但老太太也有点不如意的地方,六个儿子膝下居然全是闺
,只有老四陈
民家生了个儿子,正经的独苗苗。因为这事儿,老太太没少烧香拜佛,背后也没少被其他老太太笑话,说她有儿没孙,到了(lo)绝根。
听这话音,老太太哪里是为孙梅芝好,分明是存了舍掉她和孙
,去换王佳佳和孙子的意思。
结果孙梅芝还以为婆婆跟自己是一
儿的,为自己着想,真是……唉。
小半卷卫生纸快用完的时候,孙梅芝终于平静下来,擤擤鼻涕,擦擦眼泪,不好意思地道:“冬月姐,叫你看笑话了,我平常脾气大,说话冲,临到出事儿了,连个真心安慰的都没有,难为你愿意听我说这些疯话。”
“咱俩都是魏村嫁到石桥村的,平时再不显,也比旁
亲近。”姜冬月随手扯了两根狗尾
,拿在手里揉搓,到底忍不住叹了
气,“梅芝,我姥爷从小就教我,少说话,多做事。可我看见你这样,就忍不住想多说两句,不管是对是错,我都是一番好意,你千万别当耳旁风啊。”
打完预防针,姜冬月正色道:“你现在摊上这倒霉事儿觉得憋屈,不是因为你脾气大,说话冲,也不是因为你没儿子,它啥也不为,就因为你是个
。”
孙梅芝愣住了:“……因为我是个
的?”
自从陈
军露出尾
,她形形色色的见了不知道多少
,舌
嚼烂了也无非“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为了孩子忍一时风平
静”那套,听得她耳朵都起茧了,真没想到姜冬月能这么说。
姜冬月点点
:“没错,就因为这个。你看啊,戏文里都唱‘刘大哥说话理太偏,谁说
子不如男’,但在咱们乡下,还真就是
不如男。
没有宅基地,就没法盖房子,没有自己的窝,不在娘家就在婆家,反正没有自己家。”
“好容易赶上国家好政策,一个
上分两亩地,偏偏又没男
那把子力气,拉不动耕犁,扛不起麻袋,没办法自己种地。哪怕一天到晚地
活不闲着,还是不如男
。”
“假如梅芝你是个男的,有宅基地,有房子,有两亩地,俩闺
也不用天天抱着,我铁定劝你离婚!这世上谁离了谁都能过,咱们
勤勤恳恳地
活,多少也能混
饭吃,不用强留在婆家受气。”
可惜现在还不行。
这年月大部分农活都靠
力,远的不提,等到秋收,地里的玉米
子就要抡起?
一棵一棵地砍,像唐墨那样的壮劳力,收拾完家里的地也得脱两层皮。
所有有时候真不怪乡下
重男轻
,男
的确能
。然而这轻轻巧巧的四个字,浸透了不知多少
的血泪,直到十几年、几十年以后,仍然没有完全扭转。
若非如此,孙梅芝离婚后不会一年不如一年,姜冬月这会儿也不会顶着压力耐心劝说。
“冬月姐,”孙梅芝渐渐回过味儿来,“是不是我婆家有
找你劝我啊……”
“当然不是啦,我跟老陈家的
又没
。”姜冬月摆摆手,“就是碰见你了想跟你说说这事儿。你还年轻,年轻就气盛,想得少,容易为了一时置气吃苦
。别的不说,你有没有想过离婚了怎么过
子?”
“先别提改嫁。咱村和他们石桥村都有二婚改嫁的,条件看着还不如陈
军呢,至少也得熬个十年八载的,才能在婆家站稳脚跟。有那功夫,你不如跟陈
军耗着,至少能把亲闺
养大成
。”
孙梅芝皱起眉
:“陈
军都勾搭狐狸
了,我俩闺
一个也不能落他手里!他养活外
那野种去吧!”
“这个不好说啊。”姜冬月长长叹了
气。
她是真的为孙梅芝感到担心,别
都准备白刀子进红刀子出了,她还在这儿生气丈夫出轨,就这斗争水平,能不遭
算计吗?
“梅芝你想想,你婆婆跟
党现在都替你说话,为啥呀?因为你是陈
军媳
,你好他才能好,你不好他也不好。可你要跟陈
军离婚了,他们会站在谁那边?所以有些好话听听就行,千万别往心里去,你还是得为自己做打算。”
左右四下无
,偶尔有乡亲去地里,看见她和孙梅芝在树下坐着都绕路了,姜冬月索
把话挑明:“一旦离婚,你没房子没钱,陈
党还有些关系,恐怕俩孩子你都争不到。到时候真就变成光杆司令了,别说拿五万块钱,就是拿个七、八万,你也划不来。”
“只有守住自己的家,男
和孩子才是你的,房子和地也是你的,你得拿出斗争
,好好给自己争一争啊!不然这几年辛苦真是白费了,什么都得从
再来。”
孙梅芝
一
听
把话掰开了说得这么仔细,心里大为感动,却还是有些迟疑,吞吞吐吐地道:“冬月姐,实话跟你说吧,我、我现在看见陈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