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等联合上书,亦不可……不可不应。”
“朕意擢太监高起潜为总监,督关宁侯拱极、张鉴二将万余
,前往支援太原,不知诸位
卿以为如何?”
“这……”兵部尚书张国维一时间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
结果那内阁首辅温体仁早大声应道:“陛下圣明,臣等无异议!”
那张国维何其
明,但听这话顿时觉得其中必有蹊跷,也连忙附和了几声。
等到诸事已定,出得殿了,他不由
地看了温体仁一眼,这才反应过来究竟是怎么回事。
原来朱燮元为了向朝廷要兵,故意联合宣大总督张凤翼、大同巡抚叶廷桂、宣镇总兵李国樑和大同总兵王世仁等一
实权
物上书朝廷,以示
况紧急。
结果没想到适得其反,这件事儿反而引起了崇祯皇帝朱由检的警惕。
先前在崇祯五年围剿义军的过程中,崇祯皇帝朱由检就曾分派太监监督各镇。
虽然后来遭到各镇的反对,最终作罢。但是监军关宁的高起潜却一直没有被撤回,反倒让他混了一个知兵的名号。
故而,这一次他便打着派遣援兵的旗号,将此
作为监军派遣过去,以免督抚总兵一
等连成一气,不受朝廷控制。
第251章 南氏
“相公,到岸了!”随着一叶扁舟停靠在渭水河畔,一个
戴斗笠的船夫弯腰打开船舱的木板,向里喊道。
“哦?”随即一颗脑袋露了出来,仔细看去,此
不是别
正是从义军手底下逃得
命的傅青竹。
也难怪自他逃脱以后,义军遍寻不着,原来他并没有回还太原,反倒折而向南,向关中方向去了。
“船家,谢了!”傅青竹费力的从船舱里钻了出来,从怀里摸出了几块散碎银两拢在袖子里递了过去。
“好,好嘞,谢谢您了,客官!”那船夫见他虽然一副儒雅模样,但是腰间却悬挂着一把腰刀,生怕他翻脸不认
,连忙应了一声,送瘟神一般将他送到了岸边,然后撑着船就跑。
“呵!”傅青竹见状不由苦笑着摇了摇
,这真是麻杆打狼两
怕。
其实他一路上还怕船夫把船舱给自个钉死了,然后将自己活活死杀里面,那才叫做一个窝囊。
好在这一切都没有发生,他一路安全抵达了渭南。
“请问南府怎么走?”那傅青竹登了岸以后,方行了十余步,正见七八个童子正在河边挖蚯蚓垂钓,不由上前问道。
“哪个南府?”童子闻言嬉笑道。
“这渭南难道还有第二个南府不成?”傅青竹不由反问道。
“哟,原来还是个知底儿的!”那童子嬉笑道,“若去老宅,便往秦村去寻;若去南府,则往城中去寻。”
“
了渭南城,但往城中府邸高大出众处赶去,便是正主儿!”
傅青竹闻言谢过了,便一路往渭南县城寻去。
渭南县位于渭水以南四里,步行可至。
那傅青竹一路轻轻松松便找到了南府,递了拜帖进去。
“江右袁临侯弟子?”一个须发皆白,气度非凡的老者拿起了拜帖一看,不由奇怪道。
“我南氏与那袁临侯并无
往,如何却派
前来,真是奇哉怪哉!”
“士林
往,本就所当然,父亲若有疑虑,一见便知,又何疑也?”那老者旁边离了一
,
发花白,却也有一副儒生气度。
“也是,请他进来吧!”那老者稍做思索,便点
应了。
不多时,果然见下
引着一个面如冠玉、气宇轩昂的年轻
走了进来。
“学生傅鼎臣,见过南老先生!”那傅青竹见了面前之
,也不管识得不识得,连忙施了一礼道。
那老者见傅青竹气度非凡,不由眼睛一亮,心下喜欢三分,不由笑道:“不必多礼,老夫便是南企仲,此乃犬子南居业,你唤他南叔即可!”
那傅鼎臣年不过二十,而南企仲却已经年近八十,南居业也六十有余。
若是寻常见了,他就是称后者一声“爷爷”,也属寻常。
故而他连忙客套了一番,最终“以伯呼之”。
三
客套了一番,各自落了座。
那傅青竹只东拉西扯,不
正题。
那南企仲心下疑惑,不由开
笑道:“老朽年迈,同龄多丧。在这里我托一声大,即便是袁临侯亲至,怕不是也晚我一辈儿。”
“你这后生千里迢迢,拜访我门,却不知有何计较?”
袁临侯便是袁继咸,字季通,号临侯,傅青竹以师事之。
故而那傅青竹闻言一愣,顿时明白这事儿终究是躲不过了。
他不由把心一横,慷慨激昂道:“渭南南氏书香门第,家风淳厚,以忠勇廉义闻名于世,故而一门十进士,世受皇恩。”
“如今四海鼎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