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你又有何看法?”
实际上这些话他们几个
都讨论烂了,只是碍于各自缘由,迟迟不能下定决心。
既然这王清之也是如此看法,想必定有一些主意可供参考。
“所以,为今之计,务必选择一方为友,选择一方为敌,方为上策!”王清之图穷匕见,不由下结论道。
“哦?那清之以为,选择何方为友,何方为敌,方为上策?”朱燮元不由冷笑道。
原来说来说起,依旧是个说客!
王清之听了朱燮元这话,心道不好,恐怕一个不小心就是
命堪忧的下场。
只是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他不由一咬牙,正色道:“以清之愚见,自然是以舜王为友,以后金为敌。”
“哦?是何道理?”三
不由对视一眼,开
笑道。
“实不相瞒,昨
我刚刚代表宣大两镇见过舜王殿下,殿下许以辽王一位,公三
,侯五
,参将及参将以上皆为伯爵,士卒月饷粮食一石。”王清之不由自信道。
说完自后,他不自信的看了朱燮元、张凤翼一眼,又补充道:“如果出力者非独一
,亦可析辽王为镇朔王和镇代王两位郡王。”
“什么?”三
闻言大骇,不由相继失色道,“好个舜王,果然不同凡响。”
“既然如此,事不宜迟,三位何不归顺舜王,亦不失荣华富贵……”王清之见此,不由趁热打铁道。
“呃……朱某如今年事已高,又世受皇恩,位极
臣,岂能为五斗米而折腰,此事容后再议,清之且下去歇息便是。”朱燮元犹豫了一下,开
道。
“啊?”王清之闻言有点傻了眼,不由扭
看了看宣大总督张凤翼和大同巡抚叶廷桂,一时间不知作何回答为好。
“清之啊,你先下去休息便是。”叶廷桂见状也劝了一句,王清之只好悻悻而退。
待到王清之刚刚离去,沉默不言的张凤翼突然开
问道:“两位以为如何?”
“舜王倒是出手大方,只是我等岂是见利忘义之
?”叶廷桂思量了片刻,不由开
道。
“只是如今国家危急,我等坐拥两万
兵,束手无策,实为可恨……”
“叶抚军所言甚是!”朱燮元点了点
,这才最终下定决心道,“东虏、西寇待我愈厚,说明形势愈发危急。”
“既然如此,若不能从中火中取栗,岂不是负了朱某柱国之名?”
“那左柱国的意思是?”张凤翼眉
一跳,不由试探着问道。
“先应了东虏!”朱燮元冷冷一笑道,“再应了西寇!”
“然后我等休整城防,死守西烟镇和盂县城两地。”
“那……那左柱国的意思是……”当大同巡抚叶廷桂听了朱燮元此言,也不由心惊
跳。
“驱虎吞狼,坐收渔利!”只见那朱燮元双目
光四
,脸上呈现出不正常的
红之色。
“啊?”宣大总督张凤翼和大同巡抚叶廷桂不由面面相觑。
且不说三
如何商议,且说那王清之回到住处以后。
原本十拿九稳的事
,他万万没想到居然不能一言而决,不由心中七上八下,着实难安,忍不住出了营帐,来回踱步。
“哎,这不是清之吗,你怎么来到这里?”就这王清之心事重重之际,却不曾想有
突然招呼了一声。
“啊?原来是杨廷石!”王清之扭
一看,招呼自己之
原来是副总兵杨国柱。
“唉,别提了!”王清之不由叹息道,“杨兄营中可有酒乎,咱俩许久未见,当痛饮一场。”
“这……”本来一脸好爽的杨国柱闻言顿时面带犹豫之色道,“这几
东虏来犯,形势危急。我若带
坏了禁酒令,犯军律事小,坏了国事罪大!”
“嗐,你还……你还当真了!”王清之话说了半截,不由扯着他低声道,“此处多有不便,换个地方再说。”
“好!”杨国柱点了点
,心道:左右无事,且看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两
好容易寻找了一处僻静之处,王清之这才正色道:“我先前听闻廷石乃义州
氏,与东虏有血海
仇,不知是也不是?”
“确实如此!”杨国柱心下里奇怪,不过他这些事军中
尽皆知,遂不以为奇。
他不由叹息道:“吾兄杨国祯及兄子皆死于东虏之手,弟媳赵氏亦因义州失陷而自缢死。”
“如今杨某乃无家可归之
,报仇雪恨乃余生之事耳!”
“唉,可怜可叹,可惜可恨!”王清之闻言不由摇了摇
道,“本来吾又一计,定能让廷石如愿以偿。”
“不曾想督师、军门、抚军等
犹豫不决,坐失良机,吾恐吾等死无葬身之地矣!”
“清之,亦知国之大事乎?”杨国柱闻言不由摇了摇
,显然并不认为耽于酒色之徒能有什么计谋。
不曾想,那王清之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