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春秋我为王

关灯
护眼
第1018章 吾家之千里驹!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回来的义渠了……”

……

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戎虽与华夏有较近的关系,但早已经因为生活方式的不同的分化离析。义渠乃戎的一支,从殷周时代就已经存在,赵无恤传唤随行的史官左丘明询问,左史很准确地告知他:“武乙三十年,周师伐义渠,乃获其君以归……”

义渠自古便与周为邻,被击败后长期归附西周,缴纳虎豹等贡品。周衰,犬戎趁虚而,义渠也随之南进。他们在泾北的“大原”地区,也就是后世甘陕界的固原、平凉一带扎根,算是西北戎国里最为兴盛的。不过因为秦穆公“益国十二,开地千里”,压制了群戎的空间,所以义渠只能向北向西发展,与中原素无往来。

赵氏也是在建立上郡后,通过白翟才知道上郡往西两百里便是义渠的势力范围。管理整个北方商贸的平准官猗顿试探地派了一支商队过去探访,义渠那边也曾有来上郡卖羊皮,可因为其间山岭纵横,来往困难,除此之外就没有更多流了。

不过随着赵无恤占领泾阳,赵氏与义渠便直接发生联系了。

他对这个新邻居有兴趣,因为这关系到冯翊的边防和稳定,就让赵葭继续说说在义渠的所见所闻……

“豳地虽是周肇兴的地方,可在骊山之难后,此处又被戎占了,几经辗转落义渠手中,秦国一直想收复,只是都未成功。就我所见,义渠吸纳周遗民,既事农耕,也事畜牧狩猎,一些通秦地语言,其君长称君,也自称为王……”

“蕞尔戎邦,也敢称王?”席间有十分不屑,把义渠当成蛮氏那样的小不。

赵葭还未回答,倒是陪坐的刘德小心翼翼地反驳道:“义渠可不小,秦国西北群戎,有义渠、乌氏、胊衍等,其中以义渠最大,其国土广袤,有方圆数百里,而且兵卒骁勇善战,遇到戎地没收成,还会侵劫掠,偶尔还有小跑到泾阳附近……”

赵葭道:“不错,义渠曾败于秦穆公,之后百余年养蓄锐,筑城廓以自守,其国虽然僻处山之中,但土地肥沃,水丰茂。吾等被其所救后,随他们回到义渠君在泾水边游猎的行帐,虽然简陋,但兵卒却不少。”

无恤问道:“义渠君有多少兵卒?”

“不知详略数目,但一次出动两三万并不难,只是义渠内也是部族林立,其君长从各部里推选,经常会相互为敌,故而过去数百年里对秦国威胁不大……”

之后赵葭还说了些在义渠所见的风俗,什么“其亲戚死,聚柴而焚之,熏上谓登遐”,这种中原不齿的火葬习俗在戎系各族处却是司空见惯。而且义渠“以战死为吉利,病终为不祥”,作战私斗都十分骁勇。

据赵葭所言,他们在泾水上游见到义渠君后,义渠君起初并不在意,得知他们是与秦国为敌的赵军后,才不敢怠慢。义渠再闭塞,也知道近年来东方兴起了一个很强的”赵国“,连上地白翟也臣服于赵。于是义渠对赵葭等好吃好住地招待,还送他们……

内部商量一番后,义渠决定派送他们回来,不过义渠的使者也跟来了,看那样子是想与赵氏建立联系。

赵无恤对义渠国的土地是一兴趣没有……别说现在的赵氏,就算是全盛时期的秦国,宁可去与东方诸侯为敌,宁可跨越“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去开拓蜀,也不愿意往北挪动几步,直到秦昭襄王时,才灭义渠建立了北地郡。

究其原因,是因为先秦时代的义渠戎狄太穷了,而且穷山恶水出刁民,从秦汉到宋朝,这一带一直未能开发起来,宋辽时期的环庆地区,仍是群蕃的天下,连西夏党项都嫌弃他们的粗鄙野蛮。

所以赵无恤吃饱了撑着才会去打这块没的主意……

“不过彼辈毕竟救了吾家的千里驹,往后为邻,也少不了要打些道,那就见上一见吧。”

带着这种心思,次,赵无恤传唤了义渠使者。

义渠使者为此次觐见是费了一番心思的,他不知从哪找了一身衣袍服,披散的发也扎成椎髻,而且内还知道下拜,可见其粗通礼仪。

只是那一蹩脚秦地方言让忍不住想笑。

“义渠君让小来见赵君,问侯赵君无恙。”

开场白一板一眼,可再开时,这位戎使却提出了一个让室内众目瞪呆的建议。

“义渠君还想让小问问,赵君可愿与义渠共灭秦国,共分其地?”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