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隋炀帝

关灯
护眼
第三十四章 夺命造海船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的落叶,杨玄感在萧瑟的清冷中策马急行。三百艘海船提前完工,这是他的功绩。而两千四百多具尸体的沉重代价,也使他的心隐隐作痛。耳畔呼呼的风声,犹如死难船工愤怒的呐喊。他在心中默默祈祷,安息吧,死去的船工,本官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之所以这样做,也是为了此后不再有遭此厄运。不是吗?船工们的惨死,激发起多少对杨广的仇恨,而这才是自己最大的收获。自从父亲被害身死,杨玄感时刻不忘为父报仇。他发誓要推翻杨广,要灭亡大隋。他明白,在百姓心中播下对杨广的仇恨,就是埋下了复仇的火种。只要时机成熟,自己振臂一呼,便会群起响应。让烧毁隋室的怒火,燃遍神州大地。

这是通往涿郡的官道,一向为行旅便捷的坦途,可今,杨玄感的行进速度却渐趋缓慢。尽管护卫兵士如狼似虎地开道,但车辆拥塞,实在难以疏通。杨玄感只有皱着眉,耐着子艰难地向前移动。

路上,运粮的独车,像羊群过道,挤挤揸揸,闹闹哄哄,一眼望不到边。一辆独车,两个送粮,一驾车后推,一套索前拉。那木转动时的“吱扭”声,响彻原野,搅得心烦意

有一辆独车陷在路边泥坑里,杨玄感让护卫兵士帮助推出,就便问道:“你们推粮运往何处?”

推车用衣襟擦擦汗:“辽西怀远,据悉尚有几千里路程。”

杨玄感看着车上的粮袋问:“装粮多少?”

拉车答:“三石。”

杨玄感默数粮袋:“不足三石吧?”

“我们已吃去半石。”拉车又赶紧补充说,“大,路途辛苦,不吃饱饭推不动呀。”

杨玄感皱眉思索:“你们一能赶多少路?”

“道路难行,负重推车,起早贪晚,一最多可行五十里。”

“这岂不是开玩笑吗!”杨玄感无限感慨,“如此运粮,及至到达怀远,粮食也已为车夫吃光。”

路上,时而可见病累而亡的车夫,遗弃的独车。杨玄感看着看着,不觉心中暗喜,运粮队尚在河北,便已有走死逃亡,待到出榆关,也就剩下十之二三,真能到怀远的,只怕寥寥无几,而且即使到达,也已无粮可。没有军粮,杨广征讨高丽便是必败无疑。杨广战败,脸面丢尽,便会宝座不稳,时机成熟,自己便可相机起事。那时,这江山说不定就要易主了。杨玄感就是怀着这种惟恐天下不的心,回到了涿郡。

临朔宫内,杨广又在召集御前会议。宇文述、杨约、李渊、元礼、宇文化及等重臣均在,而且每例赐坐。近来,这种朝议已有多次,们都清楚,杨广对于征伐高丽是何等急切,已是近于迫不及待了。

在杨广心目中,杨约对出兵一向不甚积极,所以便先钉祝蝴问:“五万辆戎车可已造齐?”

“万岁,业已收验四万辆,”杨约满怀信心,“还差一万辆,年内定可如期完成。”

“杨约,若是误了出征,军法不容。”

“臣明白,一定力争提前验。”

杨广的目光又转向宇文述:“两百万大军可曾调齐?”

“秉万岁,各地兵马先后已有七十余万到达涿郡。”

“你!”杨广压住火气,“太令朕失望了,半载时间,兵力尚未及半,明岁元旦如何出兵?”

“万岁,臣已番派出快马传旨,一者有些边关军马因守土有责,不敢撤离。二者,有些队伍路途遥远,尚在途中。”

“朕不要听你这一二,只要年底前集结两百万大军,就能给高丽国灭之灾!”杨广不容宇文述分说。

宇文述哪敢再辩:“臣遵旨。”

李渊忍不住启奏:“万岁,距元旦尚有两月,过于急切地调兵遣将,催运粮,倘若高元来朝,出兵之举做罢,岂不前功尽弃。”

“此言差矣。”杨广耐住子训示,“众卿不可有此幻想,朕料定高元不会改弦易辙,绝对不敢来朝。我方备战举措,相信已被高丽细探去,对方必然正加紧部署备战。以兵贵神速之理,我方进攻不应久拖不决,正所谓宜早不宜迟。因而发兵准备还需加紧,以必保元旦出征。”

宇文述等也觉杨广言之有理,同声回答:“承蒙万岁教诲,臣等一定竭尽全力。”

刘安进殿禀报:“万岁,杨玄感自东莱郡归来,请求陛见。”

“朕正要找他,着其进殿。”杨广脸上收起了笑容。

杨玄感进武耀殿叩拜已毕,杨广劈便问:“你知罪吗?”

杨玄感一怔:“为臣蒙昧。”他哪里知道,来护儿已先行派奏本。

“杨玄感,你残酷虐待折磨船工,使两千四百余致死,造成船工怨声载道,甚至对朕有不敬之言,难道你还故做不知,蒙蔽圣聪吗?”

“万岁所说不差,但为臣自忖无罪。”

“何以见得?”

“臣受万岁差遣,督造三百艘海船,首要者是及时造出战舰,以保证不误跨海东征。而船工拖沓怠工,若只顾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