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临高启明

关灯
护眼
第三十七节 下乡笔记抄续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我对这些原汁原味的“乡土文本”很感兴趣。更多小说 ltxs520.com看到有红白理事会的活动,我记得这个理事会是由临高的天主教会、新道教联合办理推广的,对此很感兴趣,便问了问这个理事会的工作况。

老霍说红白理事会的确做了不少事,特别是他们在村里搞得“澳洲礼仪”,因为场面隆重,花费又不多,最近愈来愈受到村民的欢迎了。问到具体做法,原来理事会采用信徒义工体制,各村天主教徒和新道教的信徒在本村村民有红白事的时候要出义务工,至于需要的各种仪式用材料、道具,都由理事会免费提供。主持仪式的司仪和诵经超度也由两教免费提供,很受群众的好评。

翻到村班子最近一次民主生活会的记录,今年6月15,内容乡里随机组织村民代表对村长、副村长等3位村部进行无记名投票评议,3位均得15张“工作成绩肯定票”,可见村班子是得到信任的。

我又往前多翻了几页,看到有一页是村里的民主生活会,参加的除了村还有村里的牌甲组们。我注意到里面记录了一位叫郭晋的组发言:“我今年经常被乡里抽调借用,很少参加村里的工作,更谈不上起带作用或帮助群众,希望大家给我提出宝贵意见,给予帮助。”接下来还记录了一位叫霍守英的委员发言:“我作为一名部,还是社会调查部杜主任的联系对象,也很少参加村里的工作,只认为搞好上级特别是杜主任直接办的中心任务就行了,对自己村里的事很少过问,今后一定要努力工作。”无需多说。两位基层部直白的话,客观反映了一些地方农村部被多处使用的现状。

看到村里有委员,我有些奇怪:我走访了很多村子,除了临高老区一部分村子设有委员之外,大多数村子都没有。潭既不是模范村又不是老区村,怎么会设有这么一个职务呢?

我询问了老霍才知道。原来该村是社会调查部主任杜雯直接蹲点的村子,所以这个村的裹脚况、打骂扫盲况都比周边的村落要好,特别是裹脚,在社调部几次“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运动之后已经完全绝迹。

看来,我们的工作也包括目前许多迫切需要扫除陋俗的工作,搞“三和一少”是不行的,对某些重点落后地区就是要多煮“夹生饭”,充分运用法律和专政的武器。

我提出要见一见这位委员,老霍很快就把她叫来了。原来霍守英是老霍的远房族侄。看年龄不过二十出却已经成了寡――万恶的孔有德兵变害死了她的亲,现在她身边一个亲也没有了。

可是从她的面庞上,你看不到一点颓唐的感。看得出她对这里的生活和工作都充满了热。我注意到她剪了短发――要知道这里的农村虽大多不再梳过于复杂的发髻,却很少有剪短发。

“这样洗发梳的时间就可以少很多。”霍守英说,“多出来的时间正好用来学习工作。”

谈中我得知她是杜雯亲自挑选重点培养的部,马袅农讲所的学员,最近还去参加了三个月的“部专训班”。和她谈之后我发现她不但新话说得好,对元老院的政策掌握也很强。说起村里的工作是道,还多了一份的细心之处。

谈起村里的工作。霍守英说经过杜首长几次带来“整顿”,现在打老婆风气已经有所收敛。但是村民大多对这一工作不理解,不赞同,多数认为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包括许多也有相同的看法。

“……有些自己经常被丈夫打骂,却对我们的工作说风凉话。”霍守英述说的时候露出无可奈何的表。“甚至有拿俺说笑话,说俺现在跳得欢,等以后有了婆家一样叫男摁在炕上抽光腚……”

她讲得时候虽然是用说笑话的气,但是看得出这位部内心是有很大的波澜的。看来在农村要移风易俗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随后,我们又谈了其他事。说到了许多我走过的各个村落都被反复提到的民生问题:彩礼、搞鞋、光棍扒厕所……她还提到了男部很少提到的生育问题。

“现在大伙生活安定,有吃有穿,们生娃的很多,连快没了月信的都有怀孕的,镇上几次来村里宣传‘到院生产’、“接生必须持有助产士执照”,可是俺们这里镇上有执照的产婆才三个,根本应付不过来。再说去县里一趟也不容易。大多数生孩子还是在家请抱腰老娘,生孩子危险大,这几年本村因为生产过世的就有几个,有的还是一尸两命。”

说到这里,这位部的眼圈都红了。我感在卫生保健这一领域,我们要做得工作还很多。

谈中我感到这位部工作态度非常认真,有一子把事钻下去做到底的劲

随后,应我的要求,会计拿出了村里的土地和户籍档案。不但有详细的土地登记,还有略图。全村的耕地块非常整齐,是典型的我们测量员的作品。会计说:“这些耕地都是‘首长的徒弟’丈量的。每亩面积完全一样。不再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