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新宋

关灯
护眼
第八节 离间计(下)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算自己字写得再好,也不会把自己墨宝挂客厅,但心中还是忍不住有几分失望。

当下笑几声,说道:“石大的,都是当今名士,在下相求,原是冒昧。不过还请石大能够见赐,实不相瞒,大辽皇帝陛下也久闻石大之名,在下是想求得墨宝,将来皇上相问,在下也可以有样东西证明我所言不虚。”他对石越的墨宝可以说是志在必得,连大辽皇帝都不惜拉了出来。

石越在宋代这么久,还从来没有如此坚执的要求自己送字的,毕竟东京城里都知道石越的字写得差;而萧佑丹却以为石越是故意推辞,费尽心机想要得到。

实在没有办法,石越只好勉强点答应,找了一幅自己自认为写得比较好的字,送给萧佑丹。他却不知道这一送,送出了无穷无尽的麻烦。但是当时,便是连李丁文也不知道萧佑丹想做什么,虽然觉得他专门来请罪不太可能,但是萧佑丹的举止,却是相当的正常,甚至连用言语挑拨石越的事,都没有做过。

石越自然不知道萧佑丹在中京,也算是书法名家,在石府的时候,他拼命忍住笑没有笑出来,上了马车不久,他就终于忍不住哈哈大笑,搞得耶律金贵以为他有毛病,得了石越一幅字兴奋成这样子。

石越的字在萧佑丹看来,还真的是幼稚,他终于是明白了为什么石越吱吱唔唔不肯送字给自己了。原来他还以为石越竟然谨慎成那样子,看来还是自己多虑了。一路上,萧佑丹细细观摹石越那幅字,一边忍不住哼着小曲子,心里却在冷笑着:“还想设置乐郡?!野心真是不小,只怕不能如意。”

就在萧佑丹拜访石越后两天,中书省终于正式通过了军器监主官的选,以孙固、沈括同判军器监。

这一个任命大出石越的预料,孙固是当今皇帝龙潜颖邸时的旧,皇帝一即位,他就做到工部郎中、天章阁侍讲、知通进银台司。此略有材,但是和王安石政见并不相合,反倒是和文彦博关系密切。但是这个道任命亦在理之中,一来孙固虽是进士出身,却也参加过军事行动,官场上都认为他的发展方向最终是枢密使,这个任命表达了枢密院方面亦有兴趣主导军器监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这个选是皇帝亲自提名的,显然表达了皇帝对军器监的关切,他派自己的旧来同知军器监,象征意义是很明显的。

然而这一个任命明显是牺牲了新党的利益,新党提出设置军器监,结果同判军器监的选一个都不到自己,反而都是自己的政敌。这种打击可想而知。

石越在中书省会议时,见到王安石丝毫不以为意,冯京极力掩饰内心的喜悦,王珪眨着死鱼眼不动声色,而新上任的检正中书吏房公事李定等则露出失望的绪……可笑的却是,在表态时,没有一个出来表示反对。

当然,最受这道任命打击的,自然还是另一个天章阁侍讲王雱。

“这个孙固,一腐儒而已,让他同判军器监,能成什么大事!”王雱狠狠的把折扇摔在地上。

谢景温小心的把折扇拣起来,到王雱手里,这种折扇汴京虽然有得卖,但是用的并不多,只有王雱这样自许风流又有点特立独行的才喜欢经常拿在手里。“元泽不必生气,孙固同判军器监,未必不会生了许多事来。”

“怎么说?”王雱眼睛一亮。

谢景温笑着分析道:“孙固一向自命甚高,听说他九岁读《论语》,就说这样子我能做到。现在又是颖邸旧,虽然说和沈括各有司掌,但是肯定会有磨擦。加上孙固一向看内侍不顺眼,最反对内侍参预任何朝廷的事,而军器监岂能不和内侍打道?”

王雱听他这么说,差点想骂,冷冷地说道:“我也讨厌那些阉多管外事。孙固若有胆把内侍逐出军器监事务,那么他上任我也可以接受。就怕他没有这个能耐!”

谢景温讨了个没趣,诺诺道:“元泽所说甚是。不过军器监颇多流弊,孙固、沈括都不是清介如水的,而那些内侍睁着双眼就只知道钱,我们只需安几个小吏过去,若能逮到把柄,也算为国除害。”

王雱听他这么说,这才点了点,军器监是个肥得流油的地方,价格上随便打点折扣,贪污的钱就是成千上万,加上地方都作院的孝敬,当真是个大大的优缺。孙固、沈括都不以清廉而闻名,嘿嘿……正想着,一个家小心的在外面说道:“公子,有送了一封信给您。”

王雱有点奇怪,谁会在这个时候送信给自己:“是谁送来的?”

“不知道,那把信到小的手里,就走了。信封上也没有写名字。”

王雱更加奇怪了,碰上了这等事?他走出书房,把信接了过来,撕开火漆,扯出一张雪白的信纸来,刚看清上面写了两句诗,就大叫一声:“好!好!”一把把信撕烂,狠狠的摔在地上,眼睛里都要出火来了。

谢景温也不知道上面写了什么,连忙走过来,捡起撕成几片的碎纸,拼在一起,只见上面写着两句唐诗:“苦恨年年压针线,为他作嫁衣裳”!

这两句诗自然是嘲笑王雱倡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