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朝那些事儿

关灯
护眼
0501-0510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活该,另一个更是提醒皇帝注意自己的身份。把皇帝不当外,也真算是活腻了。

后果也不出意料,朱祁钰看过之后,跳如雷,当时天色已晚,朝廷也都已经下班了,按规矩,有什么事应该第二天再说,可是朱祁钰竟然愤怒难当,连夜写了逮捕令,从皇宫门缝递了出去(这一传送方式紧急时刻方才使用),让锦衣卫连夜抓捕二

此两被捕后,被严刑拷打,锦衣卫要他们说出和南宫的关系以及何指使,想利用这件事把朱祁镇一并解决,但这二很有骨气,颇有点打死我也不说的气势,一个字也不吐。

这两个的被捕不但没有消除要求复立的声音,反而引起了一场更大的风,史称“复储之议”。一时间,大臣们纷纷上书,要求复立,朝廷内外声鼎沸,甚至某些外地的地方官也上书凑热闹。

明朝那些事儿2朱祁鎮篇第六十六章

章节字数:3560更新时间:07-02-2216:47

[507]

朱祁钰万没想到,事会越闹越大,他已经失去了儿子,现在连自己的皇位也受到了威胁,在越来越大的压力下,他的绪已经近乎疯狂。

为了打压这,他动用了老祖宗朱元璋留下的传家之宝——廷杖。

他使用廷杖的原则也很简单,但凡说起复储的,一个也不放过,个个都打!

一时之间,皇城之前廷杖此起彼落,血横飞,惨叫连连,应接不暇,大臣们自危,这才算过去。

当时复储的大臣几乎都被打过,而这其中最为倒霉的是一个叫廖庄的官员,他的经历可谓是绝无仅有。

廖庄不是京官,他的职务是南京大理寺卿,在景泰五年(1454),他也凑了回热闹,上书要求复储,不知为什么,后来追查数打时竟然把他漏了过去,由于他也不在北京,就没有再追究了。

一年后,他的母亲死了,按照规定,他要进京宫朝见,然后拿勘合回家守孝,这位仁兄本来准备进宫磕了,报出自己的姓名,然后就立马走,没有想到朱祁钰竟然把他叫住了:

“你就是廖庄?”

廖庄顿感荣幸,他万没想到皇帝还记得自己这个小物,忙不迭地回答道:“臣就是廖庄。”

朱祁钰也没跟他废话,直接就对锦衣卫下令:

“拖下去,打八十杖!”

廖庄目瞪呆,他这才想起一年前自己凑过一次热闹。

朱祁钰不但打了他,也给他省了回家的路费,直接给他派了个新差事,任命他为偏远地区定羌驿站的驿丞(类似官方招待所的所长,是苦差事)。

打完了廖庄,朱祁钰猛然想起这件事的两个罪魁祸首钟同和章纶,便询问手下这两个的去向,得知他们还关在牢里后,朱祁钰一不做二不休,决定来个周年庆祝,连这两个一起打。

[508]

为了表现他们的首犯身份,朱祁钰别出心裁,他觉得锦衣卫的行刑杖太小,不够气派,便积极开动脑筋,自己设计了两根大家伙(巨杖)。专程派送到狱里去并特别待:“这两根专门用来打他们,别弄错了!”

说实话,那两根特别设计的巨杖到底有多大,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这一顿板子下来,那位钟同先生就去见了阎王,而章纶估计身体要好一些,竟然挺了过来,但也被打残。

朱祁钰这种近乎疯狂的举动震惊了朝野内外,从此没有再敢提复储一事。

朱祁钰本不是君,就在几年前,他还是一个温文尔雅的年轻,和他的哥哥相敬如宾,感融洽,但皇权的诱惑将他一步步推向黑暗,他变得自私、冷酷、多疑、残忍。囚禁自己的哥哥,废黜自己的侄子,打死反对他的大臣,谁敢挡他的路,他就要谁的命。

但他的这些举动并没有换来权力的巩固,不断有反对他的行为,他唯一的儿子也死去了,却没有他,那些大臣们只关心下一个主子是谁,而他的身体也越来越差,撑不了多久了,他很明白,一旦自己死去,朱见很有可能继位,而朱祁镇也会再次出山,清算自己的所作所为。为了权力他六亲不认,做了很多错事,可事到如今却回天乏术,欲罢不能,面对着隐藏的危险和潜流,他唯有以更加残忍和强的方式来压制。

权力最终让他疯狂。

歇斯底里的朱祁钰终于用棍为自己争得了平静的生活,但这平静的生活只有两年。

景泰八年(1457)正月,按照规矩,朱祁钰应该去主持郊祀,可他已经病重,已然无法完成这件事,更让他心灰意冷的是,眼见他病重,大臣们非但不慰问他的身体,反而趁此机会上书让他早立太子。

还没有死,就准备定棺材、分行李了。朱祁钰的愤怒已经无以复加,他急火攻心,病加重,实在没办法了,他便找来了一个,让他替自己去主持祭祀。

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因为他叫来的这个正是石亨。

此时的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