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朝那些事儿

关灯
护眼
0501-0510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着他的面给他难堪。

这些侮辱对于一个饱读诗书,把名誉看得高于一切的读书而言,比死亡更让难以忍受。

但徐珵每天就在这样的冷遇和侮辱中按时上班上朝,因为他要活下去,生活也要继续下去,不上班就没有俸禄,也养不活老婆孩子。

窝囊地活着总比悲壮地死去要好,这就是徐珵的生哲学。

生中最难承受的并不是忍,而是等。

徐珵坚持下来,是因为他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工作成绩终归会被们所接受,自己总有翻身的那一天。可是事实又一次让他失望了。他工作成绩很好,可总是得不到提升,无奈之下,他只好去求自己的仇于谦。

[505]

于谦确实是个光明磊落的,他并没有因为徐珵建议南迁就不理睬他,而是主动向朱祁钰推荐此,可是朱祁钰一听到徐珵的名字就说了一句重话:“你说的不就是那个主张南迁的徐珵吗,这个品行太差,不要管他。”

于谦没有办法,只能就此作罢,而徐珵并不知道这一切,他误以为这是于谦从中作梗。从此在他的心中,一颗复仇的火种已经播下萌芽。

侮辱和嘲讽,辛勤工作也得不到任何回报,只是因为当时说错了一句话,对于徐珵来说,这确实是不公平的。

他想改变自己的窘境,却又得不到任何的帮助,冥思苦想之下,他竟然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改名字。

在我们今天看来,这似乎是不可理解的,难道你换个马甲就不认识你了吗?

可是在当年,况确实如此,毕竟皇帝陛下理万机,徐珵改名字也不用通知他,更不用通告全国,到户籍地派出所备案,而只要到吏部说明一下就行。到提升迁的时候,皇帝陛下也只是大略看一下名单而已,绝对不会究有没改过名字。徐珵抓住了这个空子,将他的名字改成了徐有贞。

瞒天过海后,徐有贞果然等来了机会,他被外派山东为官,徐有贞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且具有很强的处理政务的能力,外派几年得很好,之后凭藉着自己的功绩被提升为左副都御史。

对此我曾有一个疑问,因为左副都御史是都察院的第三号物,有上朝的权力,也是皇帝经常要见的,那朱祁钰为什么会认不出这所谓的徐有贞就是徐珵呢?

具体原因我也不太清楚,想来是皇帝陛下太忙了,早已不记得徐珵的模样了。

无论如何,徐有贞的生终于有了转机,但在他的心中,一刻也没有忘记过自己所受的侮辱和讽刺,他在静静地等待。

等待着复仇机会的到来。

疯狂的朱祁钰

朱祁钰得偿所愿,立了自己的儿子为皇位继承,他终于松了一气。在这场皇位归属的斗争中,他获得了胜利。

可是这场胜利并没有持续多久,第二年(景泰四年,公元1453)十一月,朱祁钰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他的儿子,帝国的未来继承者朱见济去世了。

这下问题麻烦了,儿子死了倒没什么,问题在于朱祁钰只有这一个儿子,到哪里再去找一个皇位继承呢?

而更为麻烦的还在后,很多大臣本来就对朱见被废掉不满,便趁此机会要求复立,这是理所应当的事

[506]

反正你也没有儿子了,不如另外立一个吧。

可是朱祁钰不这么想,他已经和朱祁镇撕了脸,要是复立他的儿子为太子,将来反动倒算,置自己于何地?!

可问题是太子是一定要立的,偏偏自己又不争气,生不出儿子,这儿子可不是说生就能生的,就算你是皇帝,这种事也不能随心所欲。

一来二去,朱祁钰急眼了,加上由于国事劳,他的身体已大不如前,想到将来前途难料,他的脾气也越来越躁,疑心也越来越重。

可是屋偏逢连夜雨,怕什么来什么,不久之后,两个大臣的公然上书最终掀起了一场严重的政治风

这两个大臣一个是御史钟同,另一个是郎中章纶,这二位仁兄职务不高,胆子却不小,他们各写了一封奏折,要求复立朱见,其实这个说法很早就有,朱祁钰也读过类似的奏折,就算不批准,也应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但坏事就坏在此二的那两份奏折上。

这二位仁兄的奏折有什么问题呢,摘抄如下:

先看钟同的:“父有天下,固当传之于子,太子薨逝,遂知天命有在。”

这句话如果用现代话说得直白一点,可以这样解释:老子的天下应该传给儿子,现在你的儿子死了,这是天命所在,老天开眼啊。

而章纶先生的更为厉害,他不但要求复立,还要朱祁钰逢年过节去向朱祁镇请安,中间还有一句惊世骇俗的话:“上皇君临天下十四年,是天下之父也,陛下亲受册封,是上皇之臣也。”

这句话的意思就不用解释了,地球都知道。

说话就好好说话嘛,可这二位的奏折一个讽刺皇帝死了儿子是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