谴责俄国妄图吞并我国蒙古地区的强盗行径。上海、香港、烟台等地工
拒绝装卸俄国货物,汉
俄商砖茶厂工
举行罢工,京、津等地群众纷纷到华俄道胜银行提取存款、兑换现金,拒绝使用该行发行的纸币。各地蒙古王公、喇嘛与
国
士也纷纷斥责哲布尊丹
集团的卖国行为。蒙古王公联合会声明哲布尊丹
等少数
无权代表蒙古,通告各国不承认《俄库条约》。内蒙的乌兰察布盟与伊克昭盟各旗在呼和浩特召开西盟王公会议,通过“西盟王公会议条件大纲”,也声明对《俄库条约》不予承认。俄国在将俄蒙订约通知中国政府前,预先分别告知法、英、
三国驻俄大使。沙查诺夫向他们表示,只要中国政府同意《俄蒙协约》各原则俄国不反对中国政府与蒙古另订一项后者承认中国宗主权的条约。法、英、
三国政府以与俄国有默契在先,对俄蒙订约各自保持缄默。11月23
,袁世凯约见法国驻华公使康悌(A.M.R.Conty)。康悌力劝袁世凯不要与俄进行武装冲突,声言俄所坚持的条件主要是中国不在外蒙驻兵、设官、殖民三条,如能在此基础上与俄达成协议,俄国即可出面调停,使中国政府与库伦取得和解。袁世凯表示,中国可以应允不在外蒙移民,但不能承认对外蒙仅享有“宗主权”。俄对中、法、英、
只递
《俄蒙协约》副本,对签订的《俄蒙商务专条》秘而不宣。经过中国政府一再抗议,俄使库朋斯齐始将《专条》副本送
中国政府与法使康悌。经过康悌的疏通,11月30
,陆征祥在北京与库朋斯齐开始就外蒙问题举行谈判。双方往来磋商经过半年之久,1913年6月,最后达成六条协议,大致内容是:俄承认外蒙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之一部分,保持中国历来所有各种权利;中国承担不改变外蒙古原有的地方自治制度,允许外蒙有权组织军备、警察,非蒙族
不准向外蒙“殖民”;俄国允许除领署与领署卫队外,不在外蒙派兵、设官、举办殖民;中国愿受俄国调处;今后俄蒙订约,须先经中国政府许可等等。这时正当宋教仁被刺案发生以后,国会内部各派系斗争激烈,由于协议末款“今后”二字有默认《俄蒙协约》之意,7月11
,遭到参议院否决。沙皇政府则对协议中承认外蒙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表示不满,俄使乘机推翻协议,陆征祥因而辞职。不久袁世凯举兵讨伐南方国民党反袁都督,中俄关于外蒙问题的
涉,暂告中止。订立《俄蒙协约》是廓索维慈去库伦的主要使命,此外,他在库伦期间还进行了许多活动。他怂恿外蒙对内蒙发起进攻,对袁世凯政府施加压力。在有廓索维慈参加的库伦伪政权的大臣会议上,作出以土尔扈特喇嘛丹比占灿为元帅,俄国军官充当顾问、负责指挥,分兵三路进攻内蒙的决定。这几路叛军先后窜犯昭乌达盟北部,多伦、张家
以北,
山北麓的广大地区,烧杀抢劫,给当地群众造成损失和灾难。12月,廓索维慈根据《商务专条》,迫订《开矿条约》,规定外蒙境内各项矿产只许俄
自由开采,除俄蒙之外,不准他国资本参加。《俄蒙协约》签订后,廓索维慈给予杭达多尔济五万卢布,作为酬劳,并唆使他再次访俄。杭达多尔济于1912年底率领代表团到彼得堡,与俄国政府就外蒙自治的范围、借款、武器供应等问题进行谈判。沙查诺夫亲自
给财政大臣科科弗佐夫的机密信上说:“杭达多尔济是蒙古最有影响的政治家”,我们不能让他空手而回,因使命失败受到指责,以致他可能不愿再为我们的计划和利益服务。沙皇政府同意将科布多列
外蒙自治的范围之内,同意以外蒙各地金矿作抵,贷款二百万卢布。1913年2月,又签订编练蒙古旅的协定,规定外蒙聘请俄国教官,以一年为期,俄国协助外蒙编练蒙兵一旅,包括骑兵、机枪队、炮兵在内,共一千九百
,武器弹药全由俄国供给,全部费用由贷款中支出、约占贷款总数四分之一,俄国教官有指挥权,并监督经费的使用。沙查诺夫毫不掩饰地说:蒙古旅“是由我们的教官指挥、在很大程度上服务于我们的政治目标的军队”。袁世凯镇压南方革命派以后,急于取得各国承认,1913年9月,派外
总长孙宝琦就外蒙问题与俄使重开谈判。10月,俄与英、法、
、意等国承认中华民国,袁世凯正式就任大总统。不久中俄谈判达成协议。为了避免议员的反对,不经过国会的批准程序,袁世凯政府采取孙宝琦建议的声明形式,11月5
,径与俄国签订了《中俄声明》与《声明另件》各一件。《中俄声明》规定:俄国承认中国在外蒙的宗主权;中国承认外蒙的自治权;中国应允不
涉外蒙内政,不在外蒙驻兵,不派文武官员,不办“殖民”。但中国可任命大员,携带卫队驻扎库伦,另派专员分扎其他地方,保护内地
民利益;俄国也允除各领事馆卫队外,不在外蒙驻兵,不
涉外蒙内政,不办殖民;中国接受俄国调处,按照本声明与《俄蒙商务专条》确定中国与外蒙的关系等等。《声明另件》规定:俄国承认外蒙古为中国领土之一部分;关于外蒙政治土地
涉事宜,中国政府允与俄国政府协商,外蒙亦得参与其事,另议地召开中俄蒙三方会议;外蒙自治区域,除阿尔泰以外,以前清驻扎库伦办事大臣、乌里雅苏